在不斷發(fā)展的社會中,需要使用制度的場合越來越多,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,能很好的約束行為,提高積極性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體育課考核管理制度,僅供參考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。
1、學生上體育課必須穿著運動服或輕便服、球鞋或運動鞋,不準穿皮鞋、涼鞋,女生不準穿裙子。
2、室外課,學生隨身不準帶小刀、鉛筆、玩具及2危險類物品,以防傷害事故。
3、學生在教學大樓內排隊進出不得大聲喧嘩。
4、課堂中,學生有事要請假,不得隨意離開課堂(操場)。
5、遵守課堂紀律,服從老師的指揮。
6、嚴禁學生攀爬墻、房屋、樹木、籃球架等,自覺愛護公共財物。
7、每天必須對學生進行體育安全常識、體育教學常規(guī)和自我保護措施的教育。
8、學生有嚴重疾病要向體育老師書面報告,因病不能上體育課要向體育老師書面請假。
9、一、二年級上體育課,體育教師提前二分鐘到班級,帶領學生排好隊進入操場上課。三、四、五年級上體育課,課前由體育課代表向體育教師聯系,并帶領班級學生提前到達操場,準備上課。
陽光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`重要組成部分,對增強學生體質有著重要的作用,為了使學生養(yǎng)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,不斷增強體質,提高運動技術水平,特做如下要求:
1、課間操要求每位學生都要參與,不遲到、不早退、不無故缺席。班主任老師跟班,負責班級管理,體育老師一人整隊,其余體育老師分級部檢查、監(jiān)督學生做操情況。學校帶班領導每天對學生做操情況進行匯總,每缺一人扣0.2分,上操質量不好每班級扣一分。納入班級“六化”管理考評。
2、 上(下)午第二節(jié)上課教師按點下課,不得拖堂。課后,各班級迅速到指定地點集合,準時參加體育活動,要做到快、靜、齊,做操、跑步動作準確、優(yōu)美,姿態(tài)正確規(guī)范,態(tài)度認真嚴肅。
3、各班體育委員和班長要認真組織學生整隊,有秩序的參加上操。跑操過程中前后左右要看齊,特別是在拐彎處,要做到左右看齊;口號聲音要響亮;身體不適者要提前請假,不能中途退場。
4、八年級學生進場和退場必須要站隊。
5、不能參加上操的同學,班主任要嚴格管理,在教室等候,不能亂跑。
6、每次跑操都做記錄(七年級劉燕杰老師檢查,八年級楊勝廣老師檢查,九年級任昔軍老師檢查)交帶班領導。
學校對班主任及其班級落實此項制度情況進行考核,學期末與教師、班級獎懲掛鉤。
根據《學校體育工作條例》及上級有關文件精神,根據體育課教學的實際特點,為盡量避免學生在校參加體育活動及體育課上發(fā)生意外傷害事故,為盡量減小因傷害事故造成的損失,學校特做如下規(guī)定:
一、學校組織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及上體育課必須堅持“學生為本”、“健康第一”的原則,要充分考慮天氣、場地、設備、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,盡量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的發(fā)生。
二、學校每位教職工都有責任,有義務保護學生的健康和安全,發(fā)現學生有不安全行為,要立刻給予制止和教育,如果遇到學生出現傷害事故,要及時給予救助。
三、學生到校外參加體育考試、體育比賽或其它體育活動,視具體活動內容,必須有學校領導、體育教師、校醫(yī)、班主任等相關人員帶隊,并事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。
四、體育組每學期對學校的體育設施、器材進行一次安全檢查,若發(fā)現不安全因素,要及時以書面形式報告學校,學校要及時對體育設備、器材進行維修或更新。
五、體育教師上體育課要做到:
1、上課集合整隊,記錄考勤;切實加強責任心,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。2、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,關注體質較弱學生、特異體質學生和特體學生。不能上體育課的特質學生必須和班主任溝通。
3、室外課一定要做好充分的'準備活動;對服裝、鞋不符合上課要求的學生要求其予以更換。
4、講明動作要領,做出動作示范,提出具體要求、注意事項等,并加強安全保護。
5、發(fā)現有學生打鬧或做出危險動作,要馬上糾正或制止。
6、下課集合整隊,做簡單講評;若發(fā)現學生身體有強烈的不良反應,要及時通知校醫(yī)和班主任。
六、如果體育課上,發(fā)生學生嘔吐、暈倒、受傷等突發(fā)情況應立即采取以下處置措施:
1、迅速通知校醫(yī)、班主任(相關領導)和學校領導。
2、校醫(yī)對?。▊W生做出初步診斷及必要的處置,事后要及時做好學生?。▊┣榧芭R時處置情況的記錄,并上報學校。
3、如果學生病(傷)情況較為嚴重,要立即送往就近醫(yī)院進行診治或搶救。4、班主任(相關領導)要及時將學生?。▊┣闆r通知到學生家長,學校領導視具體情況上報教委相關部門。
5、體育教師事后及時寫出現場情況書面報告,并上交學校。
七、學校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法規(guī),對學生在體育活動或體育課中發(fā)生的突發(fā)事件進行善后處理。
一、器材的借、還制度:
1、借還時必須由教師或指定人員(每班長期指定二人負責)進行,非指定人員不得進入器材室。
2、借、還時必須登記,并且由管理人員認可后方可離開。
3、為保證活動時間,器材的`借、還必須在課前課后進行,不在該課中進行,否則不予辦理。
4、器材歸還時要整理好,并且擺放整齊。
二、器材損壞時的賠償制度:
1、器材必須正確使用。
2、正常老化無須賠償,遺失或非正常損壞照價賠償。
3、個從借的由個人負責賠償,集體借由集體處理賠償。
三、器材的整理、補充與保養(yǎng)制度:
1、建立體育器材帳冊,詳細登記每件器材。
2、器材存放做到條理化、系統化,以方便使用和管理。
3、及時補充器材,并為學校購買新器材做好參謀工作。
4、經常保養(yǎng)器材,搞好器材室衛(wèi)生工作。
5、置辦常用的維修工具、材料,做好簡易的維修
一、認真貫徹“健康第一”的`指導思想,根據《體育與健身課程標準》和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》,明確教學的目的和任務,結合本校實際情況,制定學期、單元和課時教學計劃。
二、根據課時計劃,課前要布置好場地、備好器材,做好安全檢查工作,課上要做好安全工作。如因教師安排失誤或管理不當造成學生身體傷害的,視情節(jié)輕重給予相應的處罰。課堂上要重視安全教育,加強安全措施,組織練習前,要講清練習方法、要求及注意事項。
三、教師上課時應穿運動服和運動鞋,帶口哨,提前兩分鐘到達上課地點。上課前師生互相問好、下課時師生相互道別,不私自換課、不提前下課。
四、教學目標準確,針對性強,教材內容搭配科學,場地安排得當,合理分配時間,練習密度和運動負荷適宜。
五、教師上課前要組織學生在教學樓前站好隊,上課鈴響后由體育委員帶往操場;教師要清點學生人數、檢查服裝;課前要組織好學生做好熱身活動,下課前要組織學生做好放松活動,并清點學生人數。
六、規(guī) 范 教授廣播操和眼保健操,廣泛開展“陽光體育”活動,成立體育興趣小組。
七、發(fā)現、培養(yǎng)、選拔體育特長生,積極配合學校開展體育運動會和運動員訓練。
八、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。
為管理好本校的體育用品,讓這些用品發(fā)揮更大的作用,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,增強體質,更好地為廣大同學服務,制定此管理辦法:
1、根據教學安排,及時作好準備工作。師生借用,做好借用記錄。按配備標準和教學要求,及時申購器材及設備,保證教學正常進行。體育器材及設備入庫,憑單據及時登記,做好帳冊管理,每學期期末全面清查一次,做到帳物相符。
2、學生到體育保管室借用器材,一律憑學生證借用,用后即歸還。使用登記時所用有效證件暫押方可借出,不允許使用其他同學的證件辦理;借用完畢后,由本人將借用物品送回本辦公室并取回所暫押證件。
3、體育器材為學校公共財產,只限本學校學生借用,借用者要對所借用物品愛護好,人為損壞或遺失要按價酌情賠償。
4、各類體育器材必須當天借,當天還。周五借用的.器材可在下周一上午歸還。要愛護器材,如有損壞或丟失要照價賠償。
5、體育課、運動訓練等出借器材,原則上由任課教師、體育委員填寫借物登記表借用,用后即還,如有遺失照價賠償。
6、體育器材借用時間除體育課外,一般為每天第八節(jié)課外活動時間。節(jié)假日借用器材,需提前一天辦理,節(jié)、假日停止后立即歸還。
7、訓練運動專用田徑跑鞋由教練員統一借用;比賽服裝由教練員在賽前統一借用,賽后一周內交還。訓練服、比賽服必須清洗干凈后歸還,若有遺失,按單價的三至五倍賠償。保管員應對服裝經常整理、晾曬。日常管理中,作好防潮、防霉工作。
8、做到定期保養(yǎng)、及時維修。如有損壞,應及時填寫“體育器材及設備損壞報告單”,按有關規(guī)定報損。保持常用器材、設備完好無損。
9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,下班前關閉水、電、總開關和門窗。
10、器材檢查:認真管理好器材,做到每天一小查(當天器材點數歸類),一周一大查(清點與整理),每月一次整理,修補并配齊器材,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