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的來說
我對該電影的評價是很好的
1.科幻感和感情牌
據(jù)說做特效是一件很費錢的事情,美國的科幻大片都是斥巨資做特效拍出來的。就這部電影而言,廣闊的場景,炫酷的鏡頭,視覺的沖擊都有達到一部優(yōu)秀的科幻片的水準。
在情感線上,這部電影也難免落入俗套。個人情感的一時沖動,為了社會大義的奮不顧身,最后時刻對家的眷戀,一切的情感,在這部電影中表現(xiàn)的矯情而真實。
美中不足的是每次情感牌都打的十分尷尬,溫情的臺詞在冰天雪地的危急存亡之中出現(xiàn)的非常突兀。盡管如此,這并不是否定這部電影的理由。在這部電影中,我覺得劇情線一路以來鋪墊的非常好,與此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感情線的鋪墊,電影時長對于電影內容展現(xiàn)的局限性在此表現(xiàn)的較為明顯,這部電影中事件與情感二者之間相對而言比較獨立,因此二者之間的協(xié)調有些為難,這需要更加精煉的編劇技巧以及表現(xiàn)手法。
2.演員
我對于這種沒有選用當紅鮮肉為主演的電影好感倍增。這樣可以讓我將更多的關注放在劇情走向上。
3.臺詞
對于關注文字的我來說,這部電影的臺詞不是很好。并沒有太多文字的優(yōu)美感和豐富的表達性。當然這也不算太大的缺點,劉慈欣是一位我很佩服的作家,我也曾看過他的小說《三體》,不管是《三體》還是《流浪地球》,劇情結構和豐富的想象都是十分令人佩服的杰作,對于電影,重點當然還是在劇情上,臺詞只是綠葉而已。
4.中國科幻
曾經不少人說在中國因為諸多限制,做不出來足以媲美西方的科幻電影,由此,這部堪稱中國第一部優(yōu)秀科幻影片在世界上掀起了軒然大波。當某一名詞前面冠以中國兩個字為限定詞的時候,名字叫愛國情懷的小鹿開始亂撞,有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。事實證明,我們不僅可以做到,而且可以做的很好。
在這部電影中,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父子之情,團隊協(xié)作等成分都是西方影視劇極少表現(xiàn)的內容,可以說這是具有我們自己的文化特色的影片。我們自己拍出來的電影,能夠更加的適合中國的市場和中國的觀眾。
總結語
看電影的時候,一邊為電影的劇情和場景所驚嘆,一邊為我們自己做出如此優(yōu)秀的電影而欣喜,期待我們自己可以做出更加多優(yōu)秀的作品。
最近,《流浪地球》風靡全球。盡管過去了好幾個星期了,但隨著腦海中一個個畫面閃過,我又想到了這部給人深刻印象的電影。
本片主要介紹了因為太陽壽命即將結束,在那一時地球會被膨脹的太陽給吞滅。為了讓人類活下去,聯(lián)合國政府決定開展“流浪地球”計劃,用數(shù)萬座引擎將地球推離太陽系,找到新的太陽。
本片主人公劉啟的父親,是領航員國際空間站的一員,母親因為父親的決定不治身亡,因此劉啟發(fā)變得十分憎恨父親。一次春節(jié)中,劉啟和自己的妹妹偷來了老爺?shù)男熊嚳?,準備跑出地下城,出去過春節(jié),可是卻被投進了監(jiān)獄,前來探望的姥爺也被關進了鐵籠子。
一波剛平,一波又起,在獄中的祖孫三人又遇到了大地震,三人和一位獄友僥幸逃出,和一支救援隊一起開始修復引擎。在修復引擎,劉啟的姥爺不幸身亡。但是木星引擎最后卻無法開啟,劉啟想利用赤道的引擎引爆木星,在眾人的努力下木星被引爆了,他的父親卻犧牲了。
在整部影片當中,有一個貫穿了全篇的線索,那就是自然比錢更可貴萬分,劉啟的姥爺在將要駕鶴西去時說,那時候的人們關心的只有一種叫錢的東西,根本沒關心過太陽。是呀,如今每個人口中十有89不離錢,根本沒人想過大自然,所以我們要重視大自然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良好,不要讓地球變成一顆灰色的死星。
昨日,爸爸帶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電影《流浪地球》。
這是一部中國科幻片。故事的背景是未來太陽急速膨脹,會吞噬地球,人類被迫在赤道附近裝上推動器,由空間站引導,帶著地球離開銀河系,經過2500年,去到新家園??墒窃谥型?,由于幾臺推動器沒了燃料,導致7天后地球將與木星發(fā)生撞擊。為了生存,人類有了大膽的想法,他們憑借推動器,點燃了木星,逃離了危難,繼續(xù)征程……
“太宏偉了!”在走出影院時,我不禁感嘆。在過去兩個小時中,我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里,親身游歷了一番。浩瀚的宇宙,充滿高科技的空間站,龐大的推射器,一片廢墟的地面……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現(xiàn),雜而不亂。雖然整個故事發(fā)生在未來的時光里,但絲毫不影響此刻的我們細細品味。
期望是什么?我在電影中找到了答案。電影中,應對著地球、木星相撞這一事實,無數(shù)人絕望了,他們有些低頭不語,有些唉聲嘆氣,還有些哀聲痛哭……可是,他們的行動改變不了任何現(xiàn)狀;有一小部分人還對脫險抱有期望,制定出了點燃木星的計劃,當聯(lián)合政府聲明對這個計劃不抱期望時,他們依然期望滿滿;當他們的計劃眼見就要失敗時,他們不絕望,仍然耐心堅持,奮斗到底,最終拯救了整個地球。所以,期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條坎坷的路,也是一條必經之路。
人生中,挫折是家常便飯,只要心存期望,便可越過去,并引導你走上一條平坦的大道??墒沁@還不夠,要想成功,還應懂得取舍?!叭 焙苋菀祝吧帷眳s很難。
人人都懂“舍身取義”“舍己為人”,但真正做到的有幾人?電影中,由于推動器燃料不足,以至于所產生的火力不足以讓木星被點燃,與此同時在空間站里還有30噸燃料,于是劉培強中校不顧生命危險,駕駛空間站撞擊木星,使得木星被點燃,使地球脫離險境,他也所以喪生了。人人都說“舍是為了更好地擁有”,但在日常生活中,人們連舍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難,何況是性命?
舍棄是一個人必須學會的,因為它不是單單為了自我,更多時候,它是為了顧全大局。做事不能只想自我,要從大局出發(fā),多為他人著想。
這部科幻片的不僅僅情節(jié)扣人心弦,并且告訴我了許多道理。此次觀影,我受益匪淺。
昨天第二次看了《流浪地球》。在影片中總感覺有一種力量震撼了我,是特技效果還是故事劇情節(jié)?都不是。今天想起來,是影片中體現(xiàn)出來的英雄主義力量,這種力量蘊含于中國文化中。
《流浪地球》是一種災難類型片,英雄拯救人類的主題。這類片子好萊塢拍了很多。從場面到故事情節(jié)都很完善。在這種題材上同他們競爭,國產電影沒有任何勝算。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是挖掘出中國文化中的集體主義精神,創(chuàng)造了一個集體英雄的故事。最后拯救地球的是一個集體,他們的精神感動了更多的人。尤其是最后眾人推“撞針”的場面,真是讓人人血沸騰。至此這部電影真正利用了中國文化中的集體主義精神。這是電影的精神核心。
好萊塢電影的英雄只有一個人,這是西方文化強調個人的表現(xiàn)。東方的文化強調集體,如何在電影中體現(xiàn)這種文化?這部電影開辟了這種思路,從此中國也可以拍出英雄主義的影片,西方人也要從中國的電影中慢慢接受東方的價值觀。
影片中這一群人完成英雄壯舉的動力同樣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的價值觀。這種價值觀體現(xiàn)“家”的概念和堅韌的精神上。這是推動人物思想前進的動力。片中的人物除了宇航員劉培強之外,都是小人物。面對危機他們也有退縮和絕望,但是最后在彼此的精神的鼓舞下,一起完成拯救地球的使命。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“家”的概念,最初是“小家”,是對于親人的思念。最后演變成要拯救人類的激情。影片對人物心理這種轉變處理的非常好。幾次“拯救計劃”的失敗,影片中的人物也絕望過,但是最終明知希望渺茫但是仍然要奮力一搏。這種精神正是中國文化中堅韌的精神的體現(xiàn),正像“精衛(wèi)填?!?、“愚公移山”的故事一樣,明知沒有希望,一次次失敗,卻依然堅持著。影片的震撼力正是從這里迸發(fā)出來。
這部電影的意義在于,把中國的傳統(tǒng)文化中的精神作為電影的主題思想,并且以此為核心展開電影的內容。使得人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力量。使得電影有了感染力。當前的世界國家之間的競爭除了經濟、軍事、政治上的競爭以外。文化這種軟實力的競爭也日益激烈。在電影這個領域,我們的市場也長期被美國的電影占據(jù)?,F(xiàn)在我們終于可以開始逐步奪回這個市場。并且向國外輸出我們的電影同時要宣傳我們的文化了。這是中國崛起的體現(xiàn)。
周末,爸爸帶我去神文國際影城看了一部科幻電影—《流浪地球》,聽了名字我便開始想象內容,地球都找不到“家”了,那人類肯定也沒有家了,想到這里,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進去觀賞影片。我早早地坐進了電影院,在我耐心等待下,電影終于開始播放了,就讓我?guī)阕哌M《流浪地球》吧!
主人公劉啟的爸爸是一名航天員,在劉啟四歲那年就開始了“流浪地球”的計劃,原因是太陽內核持續(xù)老化,將會越來越大,與地球相撞,這將會使地球分裂、消失,人類生命就會消失。所以,聯(lián)合政府準備在地球外層修建四十萬多個星行發(fā)動機來驅動地球,選擇三十六名優(yōu)秀航天員在太空中“迎接”地球,劉啟的爸爸也在內。
地球即將脫離軌道,全球人只有往該市區(qū)的地下城躲避,才能夠生存。地下城有限,劉啟的媽媽身有重病,放棄了去地下城,而是讓身強體壯的人進入地下城,這樣就多一個生命,所以,在劉啟四歲的時候,媽媽就去世了,爸爸參加了航天事業(yè),劉啟是和姥爺在一起生活,練就了堅強的品質,善于動腦的習慣,在危難之時,劉啟沒有放棄求生,沒有失去希望!
七年過去了,劉啟大了,由于爸爸從四歲時就離開了他,所以他恨爸爸,便帶著妹妹離家出走了,再出走的路上劉啟經歷了很多困難。在去上海市的路上,由于地球的流浪,上海市被吞沒,只能從一個隨時都可能坍塌的雪山縫隙里穿過,可他毫不懼怕;他經歷了親友的離去,在爬隧道的過程中,他的姥爺犧牲了。一場場挫折向他奔來,可他還是頑強不屈,在最后聯(lián)合政府決定放棄地球時,他看著近在咫尺的木星,想起了小時候:“爸爸你去太空后什么時候回來?”“在你不用望遠鏡就能看到木星時你就能看見爸爸了。”“木星是什么?”“木星是一個體內90%都是氫氣的球體?!薄瓪錃?!突然劉啟茅塞頓開,想到了一個好辦法,利用氣體燃燒的阻力,最終拯救了地球!可是劉啟的父親在拯救地球時英勇的犧牲了。
《流浪地球》就是這樣,讓我的心情跌宕起伏,當看到劉啟和朵朵之間吵嘴的幽默風趣,讓我不由自主開懷大笑;當看到地球將要毀滅時,讓我心驚膽戰(zhàn);當看到劉啟不屑一顧地犧牲自己拯救地球時,讓我由衷敬佩;當?shù)厍蛎撾x了危險,讓我長長地舒了口氣,主人公劉啟堅持不懈,勇敢頑強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。
《流浪地球》告訴我們要不斷發(fā)展科技,探測開發(fā)更多的星球供人類生存。假如地球發(fā)生了災難,人類也有足夠的準備。所以,我們要好好學習,長大后成為國家棟梁之才,為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!(黃靜鈺)
昨天,爸爸帶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電影《流浪地球》。
這是一部中國科幻片。故事的背景是未來太陽急速膨脹,會吞噬地球,人類被迫在赤道附近裝上推動器,由空間站引導,帶著地球離開銀河系,經過2500年,去到新家園。但是在中途,由于幾臺推動器沒了燃料,導致7天后地球將與木星發(fā)生撞擊。為了生存,人類有了大膽的想法,他們憑借推動器,點燃了木星,逃離了危難,繼續(xù)征程……
“太宏偉了!”在走出影院時,我不禁感嘆。在過去兩個小時中,我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里,親身游歷了一番。浩瀚的宇宙,充滿高科技的空間站,龐大的推射器,一片廢墟的地面……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現(xiàn),雜而不亂。雖然整個故事發(fā)生在未來的時光里,但絲毫不影響現(xiàn)在的我們細細品味。
希望是什么?我在電影中找到了答案。電影中,面對著地球、木星相撞這一事實,無數(shù)人絕望了,他們有些低頭不語,有些唉聲嘆氣,還有些哀聲痛哭……可是,他們的行動改變不了任何現(xiàn)狀;有一小部分人還對脫險抱有希望,制定出了點燃木星的計劃,當聯(lián)合政府聲明對這個計劃不抱希望時,他們依然希望滿滿;當他們的計劃眼見就要失敗時,他們不絕望,仍然耐心堅持,奮斗到底,最終拯救了整個地球。所以,希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條坎坷的路,也是一條必經之路。
人生中,挫折是家常便飯,只要心存希望,便可越過去,并引導你走上一條平坦的大道。但是這還不夠,要想成功,還應懂得取舍?!叭 焙苋菀祝吧帷眳s很難。
人人都懂“舍身取義”“舍己為人”,但真正做到的有幾人?電影中,由于推動器燃料不足,以至于所產生的火力不足以讓木星被點燃,與此同時在空間站里還有30噸燃料,于是劉培強中校不顧生命危險,駕駛空間站撞擊木星,使得木星被點燃,使地球脫離險境,他也因此喪生了。人人都說“舍是為了更好地擁有”,但在日常生活中,人們連舍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難,何況是性命?
舍棄是一個人必須學會的,因為它不是單單為了自己,更多時候,它是為了顧全大局。做事不能只想自己,要從大局出發(fā),多為他人著想。
這部科幻片的不僅情節(jié)扣人心弦,而且告訴我了許多道理。此次觀影,我受益匪淺。
這部片子在春節(jié)上映后,一直是最大的流量片,N多個官方號的自媒體們,加入了討論,關于此片的從拍攝、到后期制作、到投資等各環(huán)節(jié)都有媒體進行過不少解說,雖然,有些解說資料也無從考證,但絲毫不影響媒體人的激情。
我是今天下午才剛看完《流浪地球》這部電影,這里僅分享幾點自己的《流浪地球》電影“觀后感”:
首先,說說特效。
科幻片,不能不說特效,由于我所觀看的電影院并不是非常高檔的,所以,觀影的整體效果肯定會打折扣,這里我排除影院的硬件因素,觀完此片后,特效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一段是:吳京和俄國斯航天員,要出倉到外太空,奪取“領航號”的主控權。
他們在太空中的相互幫助、太空行走、以及最后俄國斯航天員被撞犧牲,都讓我想起了好萊塢的一部科幻大片《地心引力》,我個人認為特效可以與之媲美。當然,此片一路走來,特效部分很多,相對于其它部分的特效,此處的特效讓我最為深刻。整體來說,我個人對于此片的特效給予8分以上。
其次,說說情節(jié)。
科幻片的情節(jié),往往會被壓縮,近而讓整片的故事情節(jié)不怎么完整,觀眾會看得云里霧里,此片在開頭與結尾都進行旁白的解說,這樣就很好地將故事情節(jié)以更為完整和流暢的方式表達出來,并且,讓觀眾更好地理解和吸收。
所以,看完此片,那怕你是小白、邏輯思維能力較差的觀眾,也能明白這片子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。一句話概括:此片的故事情節(jié),很通俗易懂。
再者,說說情感。
網(wǎng)上現(xiàn)在也有些文章在說此片部分情節(jié)過于煽情,其實,這要看這個“情”煽的是很“硬”,還是比較(此處就不用“很”來修飾了)“軟”(即:合理),比如:吳京赴死時的煽情對話、韓朵朵的救援召喚,這些情節(jié)給我個人的感受是:有代入感。自己也感動了,稍微落了幾滴淚,并不是很尷尬的“硬”煽情。
無論怎樣,《流浪地球》這部國產科幻片,是一部值得推薦和肯定的好片,因為,此片讓國人看到了國產科幻片未來的希望。
【《流浪地球》的觀后感】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