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(jié)里除了自己家人團圓之外,走走親戚串串鄰居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,拉近彼此的關系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關于春節(jié)見聞的日記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。
我的家鄉(xiāng)在東北鐵嶺,鐵嶺過大年非常精彩:掛長壽燈、倒貼福、二月二,剪龍頭……有許多習俗。
掛長壽燈是每個東北人在年三十要做的事情之一。東北人三十點長壽燈,從大年三十到元宵節(jié)家家戶戶都要開燈。掛著大的、小的、紅的……各種各樣的掛在陽臺上,掛在衣架上,意味著香火不斷,益壽延年。
如果你來到東北過年,一定會發(fā)現(xiàn)每戶人家都會把福字給貼倒了。這是為什么呢?因為這寓意著“福到了”。這又有什么講究呢?傳說:有一個大管家為了討好恭親王,讓臣民寫上百個福字貼在恭王府的庫房和王府大門上??墒歉飫偤脕砹藗€不識字的人誤把福貼倒了,為此恭親王非常生氣,問大管家是怎么回事,大管家急中生智道:“這正是意味著福到(倒)了呀!”恭親王一聽,不但沒罰他,反而重重地賞了他。從此,這個習俗一就流傳了下來。
“二月二,剪龍頭”這個習俗在東北也是特別受重視的。東北有個說法:正月剪頭死舅舅。所以只要是有舅舅的正月里都不剪頭,單等到二月初二這天,可想而知,這一天理發(fā)店是多么的熱鬧了。
點長壽燈、倒貼福、二月二剪龍頭只是鐵嶺春節(jié)習俗的一部分,還有像吃年夜飯、吃餃子、吃凍秋梨等,這里面的講究還有很多。總之,鐵嶺的春節(jié)有聲有色,年味十足,是你在其他地方根本無法感受得到的。
滾到了護主犬的'腳下,護主犬一口就給吃了。怎么樣?這個“肉包子打狗——有去無回”的創(chuàng)意好嗎?
這就是我做的樹葉貼畫,我把秋天的美留了下來。媽媽還夸我是個愛動手的好孩子呢!
我最喜歡過新年了,因為能拿壓歲錢,與家人團聚。
每年的臘月二十三,我們小孩子就會穿著新衣跟著親戚,踏上回故鄉(xiāng)的路程 ,到老家后,我們就和街坊鄰居打招呼,并熱情的邀請他們到家中做客。
往后,弟弟就經(jīng)常去找朋友放炮,一兩盒炮還不夠他放兩個小時的;有路過的`親戚朋友也常到家中串門,聊幾句話;爺爺每天早上一大早便去買年貨了。
俗話說:二十七殺雞——吉利。
爺爺,奶奶便把自家的雞抓出來,在一陣嘈雜后,雞一只只慘死在刀下。爺爺奶奶把雞毛拔了,把不能吃的掏了。把雞洗干凈,放在院里。
又幾天,爺爺奶奶在廚房忙得不可開交,但做出了好吃的:炸雞塊,炸魚塊,炸豆腐,炸麻葉;包包子,有方正的菜包,圓圓的豆包,還有三角的紅糖包;雖然很忙,爺爺還是找時間陪我炸寶寶樂,它是 玉米大米炸成的小長條,吃起來很好吃,我很喜歡寶寶樂。
除夕到了,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時候,也該領壓歲錢了,還要給在爺爺奶奶磕頭,這才可以拿到壓歲錢。而在別人那很容易就拿到了,拜個年幾十就拿到了。這天晚上要守歲,給自己作福??墒貧q時間太 長,爺爺便拿一鍋火鍋,讓我們邊吃邊看春晚。以前我一般十一點就睡了,可今年我等到了兩點才睡。大街上的燈籠也亮了一宿。
大年初一的光景和除夕截然不同:路上沒一個人,大家都去給楊再興燒紙去了,而路上商店門窗緊閉,路上全是爆竹紙。
我們到了那里,已是人山人海,廟中‘’爆竹聲中一歲除‘’。我們每年都會給楊再興燒紙,并許下愿望,再磕三個頭。然后就開始逛廟會了;可以爬山;買紅頭繩;還可以把硬幣貼在石碑上掉不下來 ,很神奇。
大年初二,要走娘家,女婿,女兒,孩子都要去,并帶上吃的喝的。大家談談話,吃過餃子,便回家了。
元宵上市,大家早早吃過元宵,大家便不約而同的聚集在看煙花的地方,半個小時后,大家便都匆匆的回家了。
正月十九了,春節(jié)結束了,我也要上課了。
春節(jié)又到了,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,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聲中,它再一次悄不過至。
對于眾多孩子來說,春節(jié)的到來是令人高興的,他們唱歌,他們跳舞,以慶祝他們的喜慶節(jié)曰。但對于我來說,春節(jié)沒有這么好,春節(jié)的到來,卻不能給我?guī)硐矏?。因為,我是窮人家的孩子。
每當春節(jié)早上我一醒來,就在想:要是我早上能意外得到父母的壓歲錢,能有好多的點心吃,那該有多好呀!每當想到這里便情不自禁地跳下床,不過,無情的事實不得不讓我熄滅了心中的希望之火。我不得不再一次告誡自己:別再癡心妄想了,你是窮人家的孩子,然后,我只有默默地坐在門口,望著別家孩子們歡樂的笑臉。
又是一陣清脆的'爆竹聲,把我從往事中拉了回來。是啊,我該起床了,即使得不到父母的壓歲錢,還有那琳瑯滿目的點心,可床還是得起的。
我以極快的速度梳洗完畢,當我跨出房門時,廳堂里的一幕吸引了我的目光,沒錯!那是我爸媽擺放出來的點心,沒錯的!當我想到這時,媽媽走了過來,手里還拿了一張嶄新的50元人民幣,帶著無限關愛說:“麗,新年快樂,這是你今年的壓歲錢,拿好,別丟了!”我頓時驚呆了。問道:“媽,我們家庭狀況不好,拿壓歲錢干啥?”媽笑了笑:“傻孩子,改革開放這么久了,我家狀況也好多了,以前是爸媽對不起你,但是以后,不用再受窮了,你就放心拿著好了?!薄澳沁呥€有點心,多吃點?!蔽乙槐囊惶?,跑到點心前,抓了一大把,開心地吃了個痛快。
我靠著門邊,一手拿著點心,一手捏著媽媽給我的壓歲錢,再望著不遠處那群孩子打鬧的情景,聽著大人們說著“新年發(fā)財”的祝語,耳畔是那此起彼伏的爆竹聲,心中不覺暢快無比!
“爆竹聲中一歲除”。2月18日,大年三十,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日子里,中國民間有放鞭炮的習俗。特別是初交子時,無論城鄉(xiāng)爆竹焰火震地映天。那么,過年為什么要放鞭炮呢?
古時迷信是為了嚇鬼,現(xiàn)在是為了增添喜慶的氣氛
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說,鞭炮與桃符、春聯(lián)一樣,最早是用來驅除邪魔鬼怪的。到了南北朝時期,人們過年時候燃放爆竹就已經(jīng)形成了習俗?!肚G楚歲時記》中就記載了這個習俗:“正月一日,是三元之日也。謂之端月,雞鳴而起,先于庭前爆竹、燃草,以辟山魈惡鬼?!边@也是后來人們在春節(jié)燃放鞭炮的由來。由此可見,“爆竹”一詞的本意是焚竹而爆。
火藥發(fā)明之后,人們不再燃燒竹子了,而是將硝石、硫磺、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燒,產(chǎn)生“爆仗”。不過,這時人們仍然一直沿用“爆竹”的.叫法,直到今天。
到了宋代,人們用紙做的筒子代替了竹筒,里面灌上火藥,內藏藥線,制成了新的爆竹。直到今天,我們還是沿用這個方法,只不過在工藝上有所改進,在花樣上有所翻新罷了。在宋代,還有人用麻莖把紙制爆竹編成串,管它叫“編炮”。因為成串的爆竹放起來聲音持續(xù)時間長,清脆得好像人甩鞭子發(fā)出的響聲,因此也就稱它為“鞭炮”。
明清兩代,爆竹更為流行,花色品種也不斷增加。除了大年初一清晨要放爆竹之外,除夕之夜也興放炮,到子夜零時達到高潮,爆竹聲震耳欲聾,響徹天宇。過年,無論貧窮富貴,家家戶戶都要燃放爆竹以示除舊布新。
民俗專家表示,近年來,作為春節(jié)中的一項重要活動,很多地方陸續(xù)改變了春節(jié)城市禁止放炮的規(guī)定,給廣大市民燃放煙花爆竹慶祝春節(jié)的機會。城市春節(jié)因為有了鞭炮而熱鬧非凡。當除夕午夜零時新年鐘聲敲響時,舉國進入沸騰狀態(tài),煙花飛舞,鞭炮齊鳴,一向矜持的中國人融入狂歡的世界。國人在滿天燦爛的煙花與滿地紅紅的紙屑中,度過一個紅火的中國年。
今天,我和爸爸媽媽去大統(tǒng)華買年貨。一路上,我看見大街上張燈結彩,家家戶戶門口貼上了喜氣的春聯(lián),大樹上也掛滿了紅彤彤的燈籠。到了商場,映入眼簾的更是紅彤彤的一片。有紅色的宣傳海報,紅色的`中國結,最多的是紅色的大禮包。我不禁好奇,過年為什么要掛那么多紅色的東西,便扭頭問爸爸。爸爸說:“古時候有只叫年的怪獸,最怕火,所以老百姓就用紅紅的火把來驅趕年獸?,F(xiàn)在紅色既有趨吉避兇的意思,也代表紅紅火火?!鄙虉鍪浙y柜臺前排起了長龍,每個人的臉上沒有埋怨,有的只是笑容。我想大家肯定與我一樣,盼著早點回家過年呢。這時,我突然覺得紅色可能也代表了回家團圓的意思。我不禁想起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的關于留守兒童的紀錄片??赡茉诹羰貎和劾?,過年不僅僅是送禮物、玩玩具、收紅包,更重要的是意味著與父母的團圓。過年對于留守兒童是多么盛大的節(jié)日呀!
我們看到貨架上有各種各樣的年貨,比如:閑趣餅干、開心果、杏仁巧克力、糖、腦白金,燕窩、蜂蜜等。
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門上貼的龍娃娃,可是,媽媽說:“每年都貼什么娃娃,今年要貼福字?!蔽覀兙艏氝x,亦找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福字貼,它的旁邊有兩個小娃娃,一男一女,正好是我和樂樂,中間有一個福字,它的身上還有著鉆石呢!媽媽告訴我,福要倒著貼,也就是福倒了(福到了)的意思。
我還知道了補品要給老人,燕窩要送給女人,閑趣餅干等送給兒童。
今天真是快樂的一天,我們大家一起迎接新的一年吧!
春節(jié),是我國傳統(tǒng)的節(jié)日,到了這一天,全國人民都從四面八方趕回家貼春聯(lián)、吃團圓飯、放鞭炮、看煙花……
傳說有個叫“年”的獸,經(jīng)常在春節(jié)出沒,偷吃老百姓的牲畜,破壞他們的家園。村民們從一位乞討的老人口中得知“年”最怕紅色、火光和炸響,于是人們就貼紅色春聯(lián)、放鞭炮嚇跑了“年”。從此,人們就過上了安居樂業(yè)的幸福生活。
春節(jié)期間,街上有許多來來往往的人:有的提著裝有美味佳肴的小籃子,有的騎著車載著拿著彩球的孩子,還有的攜家人一起看花市……
晚上,全家人歡歡喜喜地聚在一起吃年夜飯,分享著彼此生活中的奇聞趣事。特別是我們這些小孩子最幸福:穿著新衣裳,吃著最可口的飯菜,收到長輩們給的壓歲錢,心里樂開了花??晌矣X得最有意思的是飯后看煙花。走出家門,抬頭仰望,天空中出現(xiàn)了五光十色的“花朵”,把夜空點綴得美麗極了!
過春節(jié),讓我了解到各式各樣的春節(jié)習俗,體會到人世間的親情,懂得我國傳統(tǒng)文化一代代傳承的意義。
春節(jié),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每到這個時候,家家戶戶喜氣洋洋,掛上紅紅的燈籠,貼上紅紅的對聯(lián),忙忙碌碌……
記得幾天前,我懷著春節(jié)的喜悅早早地起了床,那心情,都可以用玉帝娶親——天大的喜事來形容。我一到客廳就開始了春節(jié)第一個習俗——掃塵,我拿了一個小臉盆盛了一盆水,又拿了一塊抹布,我先把抹布打濕,不一會兒,整個客廳就變得煥然一新了。
接下來是吃飯,第一道菜是大盆菜,第二道是西湖醋魚……這么多菜,我都不知道吃哪一個好了,我一邊狼吞虎咽的扒飯,一邊夸媽媽的手藝好。
飯后,媽媽帶我去花市,一到花市,就聞到了一陣淡淡的清香,所有的花都姿態(tài)各異。百合花有的獨立枝頭,有的欣然怒放,有的含苞待放,蘋果樹上的蘋果綴滿枝頭,一個個紅里透白,害得我肚子里的`小饞蟲都打起架來了……
晚上,一朵朵煙花飛上天空,有紅色的、黃色的、漂亮極了……我跳起來,想飛上天空用手抓住那些煙花,可是怎么飛也飛不起來,于是我大聲唱:“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鳥,想要飛卻怎么飛也飛不高。”接著哈哈大笑起來。
春節(jié)真好啊!我愛春節(jié)!
在這年的春節(jié)里,有許許多多無奈而有趣的事,不信你瞧——
熱鬧的花市
今天,我們全家一齊去逛花市?;ㄊ欣?,有各種各樣的花:菊花、海棠花、桃花、水仙花……五彩繽紛,爭奇斗艷。再往前走,映入眼簾的是一輛大卡車,里面裝滿了花,就像一間花藝溫室??ㄜ囅旅?,人山人海,吵鬧聲,吆喝聲充滿我的耳間。抬頭一看價錢:10元。接著,我也卷入了這搶花龍卷風中……
空空的貨架
然后,我們來到了盛新在貨。正準備瘋狂買年貨時,只見電梯里擠滿了人,整個區(qū)域都被蜂擁而上的人們“掃”光了年貨,有的人還嫌不夠,繼續(xù)向年貨城“進發(fā)”。不一會兒,有些人就搶了滿滿兩大車年貨,我們只得“空手而歸”了。
家鄉(xiāng)之行
星期天的早晨,在被窩里蜷縮著的我,被爸爸一把拉了起來,我揉揉雙眼,迷迷糊糊地刷牙洗臉后,就跟著家人去家鄉(xiāng)進行大掃除。先來到第一間祖屋,還好,去年的紅紙還新著呢,但還是要換新的。來到門口,這才發(fā)現(xiàn),鑰匙沒帶,誰讓我們都是“馬大哈”呢!沒辦法,只好“拆門”而進了。又得花不少功夫來整修木門了。
看了我在春節(jié)里搞笑又無奈的遭遇,大家也是否有過呢?對了,最后,祝大家新年快樂!
春節(jié),是我國四大節(jié)日之一,是最隆重的節(jié)日。
春節(jié)的習俗也特別多,第一個習俗是除塵,就是把家里的臟東西洗干凈,還要把房間進行徹底打掃。第二個習俗是祭拜天上的神仙,估計在遠古時代就是這樣——酋長把族人帶到祭天臺上,祭拜天上的神仙,比如財神、灶神、門神、等等。第三個習俗是我最愛的——每到過春節(jié)都可以領壓歲錢啦!領完壓歲錢再開開心心地吃團圓飯。第四個習俗是貼春聯(lián)、貼福字。我看到福貼倒了,跟爺爺說:“福倒了!”爺爺會說:“對!對!福到了!”
還有一個重要習俗是放鞭炮,驅年獸,是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一個習俗。不過,古代的人們是燒竹子,不像現(xiàn)在是點鞭炮。年獸一般九點到十二點出沒,年獸喜歡吃人。聽奶奶說,其實還有一個辦法也可以驅年獸:每當雞開始叫。年獸都會逃跑。你們知道年獸為什什們會逃跑呢?因為年獸特別怕光,要是光特別亮,年獸也有可能會被擊殺掉。因為雞叫代表天要亮了,所以年獸得趕快逃跑。說起鞭炮,我想起一首詩:
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千門萬戶幢幢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。
我也來說幅春聯(lián):天增歲月增壽,者滿乾坤福門滿。
我愛你,春節(jié)!
20__年的春節(jié)就要來了,過年可是我最盼望的。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火紅的對聯(lián),祝福來年幸福安康!我和爸爸媽媽也在自家的門口貼上了對來年的希望。一切準備就緒了,春節(jié)悄悄地來了。除夕之夜,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、看春節(jié)晚會,可開心了。
大年初一早上,我被鞭炮聲吵醒了。呀,該起床了,第一個任務就是和爸爸媽媽去給爺爺奶奶拜年,祝爺爺奶奶過年好,身體健康,萬事如意!爺爺奶奶高興極了,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紅包,同時也祝愿我好好學習、天天向上,然后我又給爸爸媽媽拜新年,也祝愿他們身體健康,工作順利!媽媽高興的緊緊抱住我說女兒長大了一定幸福,并給了我壓歲錢。吃完新年的餃子后,我和爸爸媽媽去鄰居家拜年,送去我們的新年祝福。
大年初二開始,我跟著爸爸媽媽到姥姥家拜年,大人們在一起互相問候、祝福,有說有笑、我們小孩子們在一起玩各種游戲,氣氛很融洽。看到大家臉上寫滿了笑容,我也很高興,要是每天都這樣的話該多好呀!